区块链和法定数字货币前景广阔,金融标准迅速跟进

摘要:摘要:2022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多次提及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标准建设,引领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还提到,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

摘要:2022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了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计划,多次提到区块链等金融技术标准建设,促进金融技术标准健康发展,也提到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的发展。
区块链和法定数字货币前景广阔,金融标准迅速跟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永菲 冉学东 北京报道

在区块链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区块链相关的发展规划。然而,在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发展中,金融一直是应用的主要领域。

为做好“十四五”金融标准化工作,2022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了《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多次提到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标准建设,促进金融科技标准健康发展,《规划》还提到,要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的发展。

制定金融标准,提高金融科技发展质量

金融标准是金融业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为金融活动提供规则和指导。目前,我国金融标准体系发展不平衡,市场自主制定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标准数字化转型缓慢,专业研究机构数量和能力不足,复合型人才短缺。

欧科云链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玉林告诉《中国时报》:“目前,与区块链相关的金融标准很少,只有少量的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供参考。这恰恰反映了区块链在金融业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行业可能对一些具体概念和实际操作存在差异。”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门委员会值班主席,“链改革:区块链中国思维”作者朱幼平告诉《中国时报》记者,中国清理银行表外业务、地方金融投资、基金、P2P、虚拟货币,以及近期避免互联网等领域资本无序扩张的目的,也是规范金融发展,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为金融标准化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增加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金融等领域的标准供应,有效提高了金融技术风险防治水平。

金融技术是金融标准化和金融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明确提到了区块链技术在促进金融标准制定中的作用。该计划提到,加强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标准的开发和有效应用,促进金融技术的标准化和健康发展。

该计划还强调,在新时期,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标准,促进金融体系基本要素的标准化。开发区域股权市场等场外市场区块链相关标准,促进场外市场商业模式的创新。

区域股权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础。理论上,应与主板、中小型董事会、创业板、新第三董事会相互补充,扩大资本市场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但事实上,真正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却寥寥无几。虽然上市公司数量似乎很多,但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有限,实际交易不活跃,大多数区域股权市场甚至基本上没有交易。

孙玉林认为,区块链可能给股票市场带来的变化有很大的想象力空间。从理论上讲,区块链几乎可以重塑和简化证券发行、交易、结算、股东投票等环节,其中交易结算是重点。未来区块链技术在区域股权市场至少有五个可行的使用场景,包括:连接主要金融机构和平台,建立市场参与中介信用体系,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区域市场股权登记托管功能,促进区域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对接。

对于《规划》的发布,朱幼平指出,《规划》是一个大框架和指导原则。具体的金融标准化需要与时俱进,动态更新。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现代金融管理、金融市场体系中的作用,特别是证券期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数字化、防止以科技名义从事金融业务、金融开放,无疑是金融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重要措施,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实现现代化。

“在数字时代,特别是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之后,金融创新加速。区块链是会计技术,建立以会计为核心的数字金融体系是重返金融实体经济实质,构建未来数字时代新金融体系的重点。“朱幼平进一步表示,现阶段海外虚拟货币如稳定货币、DeFi、NFT等快速迭代,国内也有e-CNY、nft等新品类;海外区块链技术也从公链、跨链、智能合约、DAO、Web3、元宇宙等快速迭代,国内联盟链也在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快速创新的步伐,保护甚至鼓励创新,标准化不能遵守陈规,需要同步快速迭代,版本更新也应同步快速更新迭代。

推动区块链 金融创新应用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标准的制定一直在推进。根据该计划,中国金融标准化双向开放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专家在区块链、可持续金融、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开发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2022年初,中央网络信息办公室秘书局、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公布了地方和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宣传等程序确定的15个综合性、164个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

其中“区块链” 贸易金融”、“区块链 跨境金融”、“区块链 “风险控制管理”等,促进了试点金融技术企业或单位在区块链技术中的创新应用。各试点区域(区域)应优先采用相互操作、可持续发展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和产品,积极引导区块链技术向价值、规模、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快相关技术和应用标准的制定。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支付/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清算、保理、税务、文件、信用调查、跨境支付等金融领域都有相对成熟的应用和案例。未来,它应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以释放真正的价值。

孙玉林介绍,利用区块链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点,可以帮助警方打击洗钱等金融犯罪,护送金融业和数字经济的安全,将是未来金融业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区块链产业的应用可以帮助警方处理交易可追溯性、调查、证据收集和线索总结的困难,帮助警方打击数字货币领域的新犯罪,维护金融安全。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贯穿整个行业,经典案例很多,但大多还处于概念验证阶段,还不成熟。孙玉林告诉《中国时报》,影响金融业区块链技术实施的困难和挑战在于数据共享,即“信息障碍”。为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作用,跨部门、跨企业、跨领域的信息共享是关键。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让整个金融链的参与者愿意共享数据,打破“数据岛”。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合作可能会为这个问题提供技术可行性。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农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认为,区块链技术在促进金融创新时,可能需要改变金融核心模式,加强技术发展精细金融管理,保持与整个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和账簿数据库,避免技术滥用,造成风险。《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对防止以科技名义违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建设性意义。

法定数字货币标准仍需进一步制定

在国家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网络金融、绿色金融、金融IT基础设施、金融数据、金融信息技术创新等六个标准专项工作组,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标准化布局。

该计划从六个方面强调了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的发展。综合考虑安全可信基础设施、发行系统和存储系统、登记中心、支付交易通信模块、终端应用等,探索建立和完善法定数字货币系统的架构标准。

具体来说,该计划指出,研究部署法定数字货币信息安全标准,以确保流通过程中的可存储性、不可伪造性、不可重复交易性和不可赖账性。研究部署法定数字货币业务应用标准,建立发行、流通和回笼的标准化过程。

该计划还强调,研究部署法定数字货币技术标准,帮助提高法定数字货币技术的安全性和创新性,研究部署法定数字货币数据元标准,提高数据规范,研究部署法定数字货币终端技术标准,促进终端验收环境的改善,研究部署法定数字货币评价测试标准,规范相关系统和产品的测试指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