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已成为亚洲高科技创新的筹资地

摘要:央广资本眼记者李慧敏北京报道作为中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个极具关注度的事件,在上交所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之际,纳斯达克交易所大中华业务开发副总监陈淑敏(以下简称“纳斯达克陈淑敏”)表示:科创板不仅在中国甚至已经成为亚洲高新科技创新的筹资地。...

央广资本眼记者 李慧敏 北京报道 纳斯达克交易所大中华业务开发副总监陈淑敏(以下简称“纳斯达克陈淑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三周年之际表示,科技创新委员会不仅成为中国亚洲高新技术创新的融资场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三周年引起的热烈关注已经降温,全球顶级交易所和投资银行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现象”的深入研究和解读仍在继续。

一些国际同行的目光集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所产生的更深远的意义上。在全球同行看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已经成为一匹黑马,在三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际同行自然要深入研究和解读“惊叹国际市场”的显著特点、优势和发展前景。

中央广播资本记者采访了纳斯达克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两家顶级投资银行的代表,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三年的成就,高管们高调,包括“成就”、“引人注目”、“惊叹国际市场”、“无疑是成功的”等等。

纳斯达克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已成为亚洲高科技创新的筹资地

纳斯达克交易所(图片来自网络)

“敢于创新、改革,聚焦高端科技产业融资板块!”纳斯达克陈淑敏率先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个结论并不容易得出。我看到的是,过去三年科技创新委员会的创新和改革成果非常显著,这是针对整个亚洲交易所的创新和改革。”纳斯达克陈淑敏进一步解释说,与其他行业相比,近五年来,高科技板块的增长非常大,全球都是如此,科技创新委员会的建设只是在这个周期内,创造了巨大的增长,时间点恰到好处。

纳斯达克陈淑敏补充说:“科技创新委员会的上市数量和融资金额不仅从行业角度可观,而且在世界上也没有例子。”。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最突出的特点是上市高科技产业分布完整。它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纳斯达克陈淑敏坦言,在全球市场上,只有纳斯达克拥有如此完整的高科技产业分布。

据其介绍,绝大多数交易所类似板块都有缺陷,但科技创新板没有。这意味着科技创新委员会及其高科技实力可以相互匹配。

纳斯达克陈淑敏认为,科技创新委员会的交易制度符合国际标准,最初的做市商制度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毕竟,在亚洲做市商行业很少见。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板上市以来,对“科技创新属性”和“硬技术”持坚定不移的态度。这是否决定了科技创新板三年后的成果和未来趋势?

在这方面,纳斯达克陈淑敏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认为科技创新委员会坚持“硬技术”是非常正确的,只是抓住了近五年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在这种“坚定”下的收获是,它不仅对实体经济有明显的贡献,而且提高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服务实体经济”一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强调的重要功能之一。纳斯达克陈淑敏对这一功能的表现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纳斯达克陈淑敏说:“我们需要看看过去三年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收入是否上升。收入是帮助实体经济赚了多少钱。除了创造GDP,它还将创造就业率,这是它对提高中国就业率的贡献。”。

事实证明,科技创新板开市三年,营业收入不仅持续增长,而且幅度也不低。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开市之初,营收1471亿元,较上市前增长14%,2020年底4084亿元,同比增长16%,2021年底8344亿元,同比增长37%(注:这里营收计算基于科技创新板公司数量,分别是截至2020年4月30日的100家,2021年4月30日的268家,和2022年4月30日的420家)。

相关推荐